國標對精密不銹鋼管表面粗糙度Ra值的要求哪些
雖然中外不銹鋼管標準中至今均無精密不銹鋼管的稱謂,歐洲EN10305所指精密應用鋼管標準中所指材質中也不包含任何一個不銹鋼種。但在不銹鋼管流通中卻經常有用戶提出精密不銹鋼管的供貨或詢價要求。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發現所謂“精密不銹鋼管”實際包含兩種不完全相同的含義:一種只是為了強調對不銹鋼管的尺寸精密度要求較高,其實只是參照DIN17457標準,對焊縫區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焊管;另一種則是參照EN10305對不銹鋼管內、外表面有粗糙度Ra要求的精密應用鋼管,如表中案例所指316L不銹鋼儀表管,其實也是按JISG3459標準,但附加了內表面Ry=3.0μm的參考值要求。雖然Ry≠Ra,但這個數值大致仍是酸洗表面可達到的粗糙度范圍。只是產品同時對硬度值要求≤165,可能不允許固溶處理后再作光拔,只得采用帶油潤滑芯棒光拔后再作光亮處理。國內有制造商提供的樣品管外表面很光亮,卻有明顯可見的直道。直道雖在國標允許范圍內,該儀表設計研究者認為直道雖非尖銳缺口,但仍然會影響疲勞和應力腐蝕,就像V形或U形缺口沖擊試樣,后者只是影響稍遲鈍。另外,該儀表管制作過程需作彎管,樣品所見直道恐有擴張趨勢。國產樣品管未能達到該儀表管的采購要求,說明直道實際是該項精密不銹鋼管的實際障礙。此外,內壁光潔度也需要提高,但這只要靠改進某些工藝條件和實踐就容易達到。近年來江浙已有不銹鋼管廠家引進國外或使用國產的模具、潤滑劑制成此類產品。
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提醒各位精密不銹鋼管用戶需要注意的是:
(1)Ra或Ry的測量要有專門的儀器、標準和標樣。實際并不容易在精密不銹鋼管,特別是產品內壁上執行(至多只能在管口抽驗)。美標只在ASTMA270標準中對要求拋光的不銹鋼管,即對表面Ra有特別高要求的用戶可商定實測,但需約定縱向或橫向Ra要符合實際要求。JISG4337—2015已取消Ra,可能與此有關。EN10305對如何測定Ra均缺乏細節敘述,且均只主張作縱向測定,一些工廠已引進的便攜數字式Ra測量儀也只能作縱向測定,其合理性也值得推敲。
(2)EN10305-1~6:2016表明普碳鋼的冷精整無縫鋼管、普碳鋼和微合金鋼的冷定徑或冷精整電阻焊圓管、方管和矩形管的外表面都可達到Ra=4μm,甚至更低,但內表面顯然較為困難。為此必須注意改善拔或軋制過程中的潤滑條件,特別是內表面的芯棒潤滑狀態及其在熱處理過程中的變化。
(3)鋼管的制造方法尺度和供貨狀態都對Ra實際值有制約。EN10305-1冷拔無縫管只能在+C、+LC態和260mm×(7~12)mm以下規格的內表面達到Ra=4μm。而EN10305-2冷拔焊管則可在5種供貨狀態和150mm×(4~7)mm規格以下達到內外表面Ra=4μm。而在EN10305-4、EN10305-6中80mm×(6~12.5)mm規格以下的冷拔無縫和冷精整焊接鋼管內外表面都可以達到Ra=4μm甚至Ra=2μm,其原因值得探查。比較發現:t/D或許是一個重要因素,EN10305-1中t/D最低值為2.5%,而在EN10305-4中t/D≥5%(只有個別規格達到4.5%)。
(4)不銹鋼管制成后必須經過酸洗鈍化。加上合理的精整修磨其外表面都易達到Ra=3μm。除少數例外,絕大多數國內外標準均未列出Ra值的要求,但無縫管內壁較困難,須改進芯棒潤滑并采用光亮處理。焊管因采用熔化焊必須通過壓力加工,壁厚增加時,Ra也難以達到要求。精密不銹鋼管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織構對耐蝕性的影響大量試驗研究證明,粗糙度或以Ra表征的不銹鋼管表面平均不平整度數值(μm)對其抗蝕性有重要影響。一般Ra值越小,即表面越光滑,平整的表面抗蝕性就越好。但是必須注意:Ra雖很重要,但并非唯一的指標。表中概括的數據說明磨削處理的316L不銹鋼管或其他鋼種Ra是最低的,但CPT也是最低,因此不能以Ra作為評定表面質量的唯一依據。
ASMEB46.1及文獻都指出金屬表面的織構(質量)特征必須同時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①、粗糙度Ra;
②、波動性,即同樣Ra可能有不同的頻率及其他波形特征;
③、方向性,即表面織構不規則或缺損的方向性,實際是指構成不銹鋼表面晶體中眾多小晶粒的方向、大小和形狀在表面的反映,實際上這些小晶粒也是構成表面不平度Ra及波動性的根源;
④、表面不規則或缺損包括裂紋、麻點或凹陷、細微裂紋或發紋、起皺、劃傷等,實際都是跟不銹鋼管塑性成形過程中每一道工序對其多晶體小晶粒的晶界方向、晶粒大小和形狀等特征的影響有關。只有同時兼顧以上多方面的特征,才能完全把握表面(織構)對耐蝕性的影響。
本文標簽:精密不銹鋼管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評論列表: